第9o5章 川蜀的格局中(第2页)


    老辣的文安之,非常佩服朱皇帝,英明神武,绝不是昏君一个。
    能把这种谋士出身的方献廷,派到四川来,肯定有他的道理,方献廷肯定能胜任这个副帅。
    “文总督”
    “文大人,你太客气了”
    站在左侧第二位的方献廷,一脸的淡定从容,站出来拱手还礼,口中说着太客气了。
    自家事,自己知,自己是降臣出身,跟上面的文安之,压根没有对比性。
    自己这个降臣,能做到吏部左侍郎,朝廷的重臣,那是命好,祖坟冒烟了,投诚跪的太早了。
    如果是现在投诚大明,别说正三品了,正六品都没位置啊。
    “德安侯”
    “诸位将军”
    “本官北上的时候”
    “陛下就吩咐过了,四川以守为主,谨慎为上”
    “黔国公,回朝的时候”
    “也特意交代了,稳中求进,一切要求稳”
    “文总督说的没错”
    “打汉中,咱们没有优势可言,凶险大于收益”
    “最好的办法,就是向陛下禀告,请圣旨,等候陛下的安排”
    说罢,这个老成的方献廷,又对着云南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心中的敬意和谨慎。
    没错的,在川南和成都的时候,他一直就是副帅,无论主帅是沐天波,还是面前的德安侯。
    反正,大渡河一战,方献廷是拿到了战功,暂时不缺功劳。
    再有一点,他们这些降将,需要时间去沉淀,而不是去冒险,博取更大的富贵。
    如今的他,已经吏部左侍郎了,即便再多的战功,精明的朱皇帝,也不可能给他升官了。
    可以预计,将来的某一天,朝廷重臣多了,方献廷都担心,要被朱皇帝踢走,外放做官呢。
    更重要的一点,他是吴三桂的旧臣,身后站着吴妃,吴氏吴应麒。
    他们都是降臣一派的,都需要等待时机,毕竟实力不差了,底蕴十足啊。
    “呵呵”
    紧随其后,巡抚蒋尚鹰,才慢慢抬起头,脸上露出菊花一样的笑容。
    再转过身,分别对着文安之和方献廷,拱了拱手,缓缓说道:
    “文总督说的好”
    “方侍郎,也说的有道理”
    “下官没意见,是应该请示陛下”
    说完后,这个老狐狸,还向周边的武将,同样是拱了拱手,满脸的微笑。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