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湖广公债(第2页)
“丁知府,打仗的事情,你就甭操心了。
只要稳定好城中人心,就是大功一件,王爷那边本将会替你美言的。”
肖老四没好气的说道。
本来就心烦,这一商议之后,他变得越烦躁。
岳州府不光是武昌的屏障,还是连接西部州府的最后通道。
丢了岳州城,大楚就被官军一分二,到时候楚王肯定饶不了他。
长沙城怎么沦陷的他不知道,但既然陷落的那么快,肯定少不了内应的功劳。
一瞬间,他看在场几名文官的眼神,都生了变化。
这些人都是最近几个月,陆续投奔过来的。
在投奔义军前,都是湖广的士绅,部分人还在大虞做过官。
当了大半辈子大虞忠臣,才跟着楚王混了几个月。
没有和大楚共过患难,忠诚度几何,谁也不知道。
倘若官军在城中安插奸细,这些人都是嫌疑犯。
“将军放心,下官定当安抚好民心!”
觉察到肖老四脸色不对,丁知府当即保证道。
其余几名文官,更是被吓的瑟瑟抖。
楚国武夫当政,在这里做官,实在是太难了。
一点儿事情没办好,就要被武夫们训斥。
争辩几句,搞不好还会挨揍。
向上面告状,没有任何作用。
敢对他们出手的,都是楚王的亲信。
哪怕官职不高,在楚王那边的面子,也不是他们这些“2臣”
能比的。
投奔楚王后,在获得高官厚禄的同时,也遭到了提防。
即便纳了投名状,依旧还是低人一等。
“报!”
“将军,大事不好,城外又新来了许多官军。
敌军还推出了火炮,看样子是准备攻城啦!”
亲兵队长带来的噩耗,打破了室内的尴尬。
敌军兵临城下,现在可不是勾心斗角的时候。
一旦官军攻破城池,最惨的不是义军将领,而是他们这些背叛大虞的文官。
一些世家子弟已经暗自筹谋退路,官军迅收复失地,证明大虞的江山还没有到寿终正寝的时候。
参考历史经验,大统一王朝衰落之后,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立即死掉的。
在王朝覆灭前,从不缺乏忠义之士逆流而上,妄图力挽狂澜延续国运。
或许书信上的内容,需要重新考虑。
可惜李牧那混蛋太能打,让朝廷熄了招安的心思,他们连谈判的本钱都没有。
现在重回大虞阵营,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