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地心回响(第2页)
"
非攻血脉的最后一块拼图。
"
井壁突然浮现出血管状的青铜纹路,那些纹路像活物般蠕动,组成一幅巨大的星图。
陆远后退半步,后背撞上墙壁,整条走廊的表盘同时炸裂——
数以千计的齿轮在空中悬浮,如同被按了暂停键的暴雨。
下一秒,这些金属零件自动重组,拼成一株微缩的青铜神树,枝头挂着七块形状各异的喉骨。
最小的那块还在滴血,落在陆远脸上时,他尝到了熟悉的味道——
是1985年那个夜晚,父亲实验室里的血腥味。
第二节血铸年轮
顾瞎子的尸体缓缓从青铜井中升起。
他的防护服早已与皮肤熔为一体,布料纤维下透出青灰色的金属光泽,像是整个人被浇筑在青铜中,又被人为地剥开了一层表皮。
胸口别着的7o3所旧徽章已经氧化黑,但上面的编号依然清晰可辨——"
1958-o7"
。
当尸体完全浮出液面时,陆远看到了那只右手——完全骨瓷化的手掌,食指缺失,无名指的第二指节处有一道整齐的切口。
这切口与岐山地宫主墓室墙上的血手印完美吻合,连纹路都分毫不差。
"
你以为考古是在掘历史?"
尸体的嘴没有动,声音却从四面八方传来。
那不是顾瞎子沙哑的嗓音,而是父亲年轻时的录音,带着实验室磁带特有的背景杂音。
"
我们是在修补封印。
"
井水突然剧烈翻涌,分成七股粘稠的青铜液流。
每一股都裹挟着一本《少年科学画报》,像托着祭品般缓缓移动。
1958年那本融化得最快,青铜液侵蚀纸张的"
滋滋"
声中,杂志封面上的dna双螺旋图案扭曲变形,最终在走廊地面上铺展成一张中国地图。
长江流域亮起七个光点。
良渚、三星堆、石家河、盘龙城……每一个光点都精确对应着七大遗址的位置。
当第七个光点亮起时,陆远的右眼突然刺痛——在玉琮的网格视野中,这些光点连成的形状让他浑身冷。
那不是北斗七星。
而是一只伸开的、缺了无名指的人手!
顾瞎子的尸体开始解体。
像一尊被酸液腐蚀的铜像,皮肤表面龟裂出无数细纹,碎片剥落后露出底下青铜色的肌肉组织。
没有血液,只有青黑色的粘稠液体从断面渗出,滴落时在半空凝固成细小的齿轮。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