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六十九章 我不能容忍二更
【】c0,更新快,无弹窗!
制蓬峨不知道顾正臣打的什么算盘,正了正心神,警惕地问道:“何事?”
顾正臣起身:“国王这边请。”
制蓬峨跟着顾正臣走了过去,看到了屏风上挂着的南洋舆图,主要山河可见,相当详实。
顾正臣拿起一旁的竹节,指了指舆图:“大明要打安南,可以从北面、西面、东面,三路夹击,也就是自广西、云南、安南外海进军作战。
按照推测,安南挡不住大军两个月,便会彻底溃亡。”
制蓬峨看着舆图,连连点头。
打安南的路线已经是固定的
一百三十九、风雨同舟
陈昊的晚年虽已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精力充沛,但他依旧心系国家与百姓。
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大明王朝打下基础,而真正的长治久安需要后继有人。
因此,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年轻官员的教导中,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理念,继续推动改革。
一天傍晚,陈昊独自坐在书房内,翻阅着一本泛黄的《资治通鉴》。
这是他年少时获得的第一本书,也是引领他走向仕途的重要指引。
书页间夹杂着一些笔记,那是他在不同时期写下的心得与感悟。
看着这些文字,陈昊不禁回忆起当年那个在田间劳作的少年,以及后来一步步踏入朝堂的经历。
“先生,您又在看这本书吗?“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他的学生李清,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被陈昊视为最得力的接班人之一。
“是啊,这书陪了我一辈子,每次读都会有新的体会。
“陈昊放下书,示意李清坐下,“你最近如何?朝中的事务可还顺遂?“
李清略显忧虑地摇了摇头:“先生,朝中有些人已经开始反对您的政策了。
尤其是关于减免赋税这一项,许多地方官员抱怨财政吃紧,难以维持运转。
“
陈昊闻言微微一笑:“我知道他们会这样说。
但你要明白,减免赋税并非为了取悦百姓,而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不至于陷入绝境。
如果连吃饭都成问题,何谈缴纳赋税?只有让百姓富足起来,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
李清点头称是,却又问道:“可是先生,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些反对的声音呢?毕竟,他们掌握着实权,一旦联合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
陈昊沉思片刻,说道:“对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我们要做的,是用事实说话,用成效证明我们的政策是对的。
比如,你可以选择几个典型的乡村作为试点,推行减税政策,观察其效果。
如果确实能带来改善,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这样一来,即使有反对者,也难以找到反驳的理由。
“
李清听后茅塞顿开,感激地说道:“多谢先生指点,弟子明白了。
“
一百四十、变革之路
随着时间推移,陈昊提出的试点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那些曾经质疑的人们不得不承认,减税确实激了民间活力,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商业活动也更加繁荣。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