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之六二伯兮
夜读诗经之六二
《伯兮》赏析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兮》作为《诗经·国风·卫风》中的经典之作,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位思妇对远征丈夫刻骨铭心的思念,将其内心的孤独、痛苦与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古代思妇题材文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联:塑造英雄,萌生思念缘起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诗歌开篇,以“伯兮朅兮”
起兴,短短四字,便勾勒出思妇丈夫高大威武的形象。
“朅”
字生动地描绘出丈夫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的模样,而“邦之桀兮”
则直接点明丈夫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在众人之中出类拔萃,凸显了他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进一步描述丈夫手持兵器“殳”
,作为君王的先锋奔赴战场。
思妇以自豪的口吻,讲述丈夫的英勇事迹,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丈夫的敬佩与骄傲之情。
然而,这份自豪的背后,也悄然埋下了思念的种子,为后文思妇情感的展奠定了基础。
颔联:无心梳妆,尽显思念之苦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