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安诸将一切都甩到安祺手中,他彻底变了个人,将自己关在洛云宫中不说,手中除了酒壶放不下,便是那支紫玉簪。
太后丧礼在半月后举行,安诸又在灵堂前跪了三日三夜,身子彻底垮了。
将近年关,安祺更是彻底忙的脚不沾地,只是为了在新岁到来前将洛家造下的烂摊子收拾好。
年末十日前,他终于待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序,安祺舒了一口气,巴巴的去洛云宫面见了病榻上的安诸。
小通子拦下了他:“小王爷,陛下方才睡下,还是莫要进去叨扰了。”
“他这般已是有大半月的时间,由着日日酗酒伤了身子,如今躺在病榻上,可是真的准备去见皇嫂嫂!
前些日子我是无暇分身,如今得空,我自是要管,你休要拦我。”
进入殿中,却是未见到安诸,殿内冷清,似是多日不曾有人活动过。
安祺走进里屋,只见八仙桌上摆了一木托盘,托盘之中是一套崭新的龙袍,托盘边上端正放着传国玉玺。
托盘下压了一封书信。
安祺愣怔片刻,随即道:“小通子,小通子!”
“小王爷有何吩咐?”
“皇兄去何处了?”
“陛下——陛下——”
“说!”
“陛下离开了。”
安祺自托盘下拿出书信,叹息一声道:“退下罢,此事不可宣扬。”
“是,小王爷。”
岐国四十四年,岐国皇帝安诸病逝,未留下子嗣。
同年,摄政王安祺继承大统,改国号为和。
安诸在位曾有六位受封赏的妃嫔,薨的薨了,疯的疯了,只有宁水刘家之女刘慕锦独独留在宫中地位尴尬。
安祺为其正了清誉,便是将人放出宫去自觅良缘去了。
???宁水濒海,小镇众多,安诸自皇宫中离开,便是奔着宁水去了。
海滨小镇青瓦白墙绿水,如同宋怡先前说的一般,他去到了,却是未能带着她一起。
春去秋来,七月七日将至,小镇上张灯结彩,为迎接乞巧节在做准备。
七夕之后便是中秋,安诸忽的便是想到了与宋怡再次相见的中秋宫宴,他寻了她半年多,却未寻到她的半分音讯。
安诸坐在面摊前吃着面,一位提着竹篮的老妇走到他的跟前:“这位公子,可是还未买过面具,看看罢,这些都是老妇的儿子亲手画的面具,二十文钱一副。
你看画工与做工皆是上乘,买一副罢,明日便是七夕了,公子若是要游夜市灯会,便不用再临时买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