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反抗者(第2页)


    但凡多看一点,都不会拿如此经不起一问的观点出来说事。
    “说实话,我听的时候,有点难以置信,‘他们真的就这水平?’
    “你们现在肯定不服。
    行,我一个个来。
    先从庄蝶开始。
    “庄蝶刚才讲的内容,概括一下,大概就是从《静静的顿河》说起,谈到索尔仁尼琴和肖洛霍夫的矛盾,再展开说苏联时期文学的概况。
    “我想要探讨这个问题,最基本的你得把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这三哥们儿的代表作读一遍吧?
    “比方说,索尔仁尼琴,你得把早期的《古拉格群岛》和晚期的《重建俄罗斯》都看一看,才能理解他的思想转变吧?
    “要是讲得再透一点,前斯大林时代的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赫鲁晓夫时期的解冻文学,停滞时期的地下文学,后苏联时代的阿列克谢耶维奇……
    “把这些都读一遍,才能了解个大概吧?
    “但我听了会儿现,不是哥们儿,你连索尔仁尼琴都没读过??
    “这不就相当于第一关都没打过?不就相当于去参加考试笔都没带?
    “你连最基本要求要读的书都没读过,你还侈谈什么苏联文学?你说的不就等于放屁吗?”
    全场哗然。
    庄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有点升温。
    以常理度之,癫的是对方,自己本不该升温的。
    他有点局促主要是因为对方说对了一点:对方列举的那些作家和书籍,他确实没读过。
    古宣沙龙的所有讨论命题在开场之前都是保密的,参加者来之前根本无从知晓。
    这保证上台讨论必须得靠积淀。
    他不是没有阅读量,他也读过很多诺奖书籍。
    但俄罗斯文学确实是他涉猎甚少的部分。
    这次之所以要拿自己不熟悉的俄罗斯文学做切入,一是因为他最近刚刚重温过《静静的顿河》;二是因为肖洛霍夫的身世在国内比较小众,容易出爆点;三则是为了更顺畅地带到批评王子虚上。
    不过,他自忖以自己的语言组织得足够华丽精彩了,如果不是专业研究俄罗斯文学的学者,应该不会能够看出自己露怯才对。
    这王子虚怎么听出来他没读过的?难道他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
    庄蝶这边还在琢磨,那边王子虚又换了个人开炮了。
    “还有你,孟欣,”
    王子虚目光移向穿红衣服的女人,“你也在放屁。”
    孟欣本来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听完这话,表情顿时冻结。
    “你选了个无比宏大的命题,‘诺奖中的法国文学’,我刚听到的时候给我吓了一跳。
    “获诺奖最多的就是法国作家了,足足有16人之多。
    “我以为你要谈谈新近获奖的安妮·埃尔诺,或者谈谈近年来最无争议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或者你谈谈争议人物高行健,光芒熠熠却逐渐淡出视野的安德烈·纪德,
    “或者是跟你一样写诗的圣-琼斯·佩斯也好。
    “结果你最后的落脚点,就是加缪和萨特这对冤家。
    “而且你谈他们俩人的观点,还是错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