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玉裂金寒浸血诏
戌时的凤藻宫浸在铁锈腥气里。
宝玉将黛玉护在描金屏风后,箭矢钉入楠木柱的闷响混着盐粒飞溅。
一支弩箭擦过黛玉鬓角,箭簇刻着的北疆文&0t;弑&0t;字染了血,在烛光下泛着幽蓝。
&0t;这盐砂箭头的配方…&0t;黛玉指尖捻碎箭尾晶粒,&0t;与海州军械库失窃的防锈砂同源。
&0t;
宝玉劈开翻倒的紫檀案,夹层滚出半枚翡翠虎符——与忠顺王府兵符残片严丝合扣。
箭雨稍歇时,西窗突现人影,元春贴身宫娥坠入殿中,咽喉插着的金簪正是省亲时黛玉所赠。
亥时的地窖渗着尸蜡味。
黛玉以银簪撬开通风砖,盐霜簌簌而落:&0t;这冰窖构造与瓜洲渡盐仓暗渠相通。
&0t;宝玉摸到冻土中的铁环,扯出半卷泛黄《漕运考》,批注间隙用针孔拼出凤藻宫密道图。
冰层突爆裂纹,十二具童尸随寒雾浮现。
最末那具腕间翡翠镯刻&0t;元&0t;字花押,冻僵的指缝却夹着户部盐引残片。
黛玉掀开尸衣,童尸背脊刺青竟是缩小版瓜洲渡舆图,朱砂标记直指荣国府宗祠。
子时的宫道漫着暹罗冰苦味。
宝玉背贴影壁,见巡夜太监提着琉璃灯掠过,灯罩血渍未干。
黛玉俯身拾起灯穗缠着的纸屑,竟是撕碎的明黄诏书,残存&0t;贾氏通敌&0t;四字盖着凤藻宫印鉴。
暗渠突传水响,浮尸腰带金扣刻北疆文&0t;丙戌终局&0t;。
凿开渠壁盐霜,青砖夹缝塞着油纸包,裹半截断甲——翡翠纹路与元春护甲完全一致。
更漏骤碎,东墙忽现爪痕,盐渍爬成&0t;丑时焚诏&0t;。
丑时的宫墙夹道阴风割面。
黛玉按通灵玉裂纹走向推开暗门,石阶满布靛青盐粒。
宝玉以烛泪浇注,盐渍汇成&0t;忠顺王府&0t;徽记。
暗道尽头的青铜门锁眼镶着翡翠明月珰,转动时带出半幅血诏:&0t;朕借盐案清君侧,留元春为质&0t;。
门内弩机阵列森然,箭槽填满晶盐。
宝玉撬开机括暗格,齿轮间卡着戏票残角——正是龄官唱《离魂》那日的座次。
黛玉抚过弩身刻痕:&0t;这雕工与梨香院戏箱同出一脉。
&0t;
寅时的偏殿漫着冷香丸苦气。
元春赐下的螺钿食盒内,芙蓉糕掺着晶盐粒。
黛玉以银簪试毒,簪头骤黑:&0t;竟是砒霜混了海州私盐!
&0t;宝钗掀开攒金丝椅垫,棉絮间埋着半幅麟趾纹锦,金线间隙用血写着&0t;贾府女眷尽诛&0t;。
窗外忽坠琉璃瓦,背面黏着翡翠碎屑。
宝玉以西洋镜细看,碎屑拼出北疆文&0t;辰时鸩杀&0t;。
晨光刺破窗纸时,元春贴身嬷嬷暴毙廊下,手中紧攥的胭脂匣漏出靛青粉末——与箭毒同源。
卯时的贾府宗祠梁柱渗黑汁。
黛玉以青瓷盏接取,析出盐粒混着丹砂:&0t;这正是通灵玉裂缝中的苦盐。
&0t;宝玉撬开祖宗牌位暗格,油纸裹着的翡翠虎符缺了左半——与凤藻宫弩机所藏残片契合。
供案突然坍塌,青砖下露出半截断臂。
翡翠扳指卡在指骨间,内侧錾刻&0t;丙戌立契&0t;。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