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县衙审案
费邑县
潘小安随着村民来到县衙。
知县陈向明,也是东夷府的老人。
他因剿灭梁山有功,被留在费邑县。
听到有人诋毁小安大人,陈向明比谁都愤怒。
他由一个穷苦汉子,得到今天的位置,全是靠着潘小安的提拔。
陈向明来到公堂上。
“堂下老乡们,你们因为什么事情,来知县衙门呢?”
陈向明照例问话。
这是公堂上的程序,可不能马虎。
百姓见官不跪,倒是在鲁地,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老村长拱手:“陈知县,这小子是个坏人。
他说小安大人坏话。”
陈知县看向潘小安。
他忍住心里的愤怒。
“你可有人证?要知道,安国律法,不能因言罪人。”
老村长指指后面的孩子。
“他们都是人证。”
陈知县询问:“你们这些孩子,谁过了十三岁?”
便有两个大孩子,站了出来。
“安国律法规定,未满十三岁,不能做证。
你们两个既然有十三岁,我先测测你们的智力。”
这也是安国律法的规定。
只有智商正常的人,才能作证。
两个大孩子,有些紧张。
可他们还是认真听着。
“说你吃汤圆时,用筷子方头夹,还是用筷子圆头夹?”
两个大孩子异口同声。
“当然是圆头。”
陈知县捋捋胡须。
“那汤圆要是掉在沙里,你们还吃吗?”
“我娘不让吃,但我爹让吃。
他说小的时候,他饿得都吃石头,就别说沾了一点沙子喽。”
另一个孩子则说:“我娘我爹都不让吃。
他们告诉我,小安大人说了,粮食要珍惜,也要注意卫生。”
陈知县看向师爷。
师爷颔。
“你们两个智商没问题。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