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盯上了


    在陈暮第二次京城行之前,陈暮见了张主任。
    双方就建厂投资的事情做了最后的交流。
    张主任这次回来,从港岛他原先工作的罐头厂带了几个人过来。
    罐头厂开工,那总是需要一些熟手的。
    不然就指望招一批人新人工作,等他们适应,再到能熟练工作,那中间不知道耽误多少时间,出现多少瑕疵产品。
    虽然相对于罐头厂的利润来说,这点都不算什么。
    但是,张主任接受不了这样的做事风格。
    不然,他也不会从港岛那边出来了。
    “张厂长,技术、质量方面你负责。
    这你又绝对的权威。
    我找你来,主要是提两点要求,一个就是环保。
    罐头厂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你要控制好,这方面多投入一点钱都没事。
    你应该清楚,我们渔村近邻大海,我不希望破坏了这里的环境。”
    陈暮很是慎重说。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未来渔村的度假旅游圣地的计划,同时也是因为陈暮本身就是海洋环境和资源类的应届毕业生。
    对于大海,陈暮是有感情的。
    人类对大海造的孽已经够多了。
    在海洋之中,有好几个占地几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全都是人类抛弃的各种垃圾。
    在洋流作用下,汇集到一起。
    全都是塑料类的垃圾。
    这些垃圾对于大海危害系数极大。
    若不是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数倍,恐怕海洋早就臭不可闻了。
    “陈暮村长,你是第一个跟我讨论环保的内地人。”
    张厂长感叹。
    在陈暮之前,他不是没接触过内地一些商人,洽谈过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不过,那些人无一例外关心的全都是投资回报率。
    那些渔村,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直接能拿到多少钱。
    什么环境保护,什么推动产业链展之类,没人关心过。
    “第二个,就是工人工资,要买养老保险。”
    陈暮说,“养老保险,就按照西方惯例,收入的1o。
    每个月存入他们银行账户,但只有其退休后,才能拿到。”
    “行,这些都没有问题。”
    张厂长连连点头。
    这些都是正常合理的条件。
    只不过现在很多内地人都不管这些,他们只在乎他们能从中赚多少钱。
    “那就没问题了。
    稍后,我这边,就会联系建筑公司,开始构建厂区了。
    有什么需求,厂区的构建,你去和建筑公司对接。”
    陈暮吩咐。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