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章 秣兵厉武以讨不义务以德安近而绥远(第4页)


    连金国人也觉得理应如此。
    “长生天对我礼佛之事极为愤怒,我盼着雨季到来,但今年草原雨季比往年晚了十天,我们草原过了严冬是最虚弱的时候,而大明的火器得到了最大的挥,天时不在我。”
    俺答汗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失败。
    长生天都不让他赢。
    如果雨季来了,俺答汗还有心气搏一搏,大明火器被大雨限制,赢是不好赢的,但还能搏一搏,可惜雨季在破城之日仍未来临。
    俺答汗觉得自己输不是非战之罪,大明胜之不武,欺负他一个老头子。
    胜之不武也是胜,彼此征伐,就是要为了获胜无所不用其极,俺答汗能入寇京畿,也是趁着大明武备松弛才找到了机会,一个马芳就顶住了他,弄得他焦头烂额。
    “其实我很意外,你居然活着到了大明,我还以为你城破之日,就会自缢。”
    三娘子有些疑惑的问道,她很了解俺答汗,俺答汗是个很骄傲的人,觉得没人能审判他的罪恶,大明皇帝也不能。
    这是长期征战屡战屡胜的傲气。
    “其实,我想过自杀。”
    俺答汗坐直了身子,有些感慨的说道“但最后还是投降了,不是我惜命,我马上要病死了,我们元裔跟老朱家打了两百多年,得有个结果,土蛮汗那个蠢货,还骂我是叛徒,我看他这个宗主大汗才是草原头一号的叛徒!”
    “以后,草原就依仗你了。”
    三娘子沉默了许久,点头说道“嗯,我走了。”
    俺答汗又靠在了墙上,把手伸到了光里,感受着光的温暖,他已是将死之人,偶尔会回忆起年轻时那些峥嵘岁月,他南征北战,打的草原所有部族,都俯称臣。
    次日,三娘子在文华殿觐见了皇帝,而后得到了皇帝册封的圣旨,三娘子成为了大明绥远布政司第一任布政使。
    绥远布政司、按察司、都司,是大明对河套、归化、集宁一带的行政划分,是实土郡县,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从此变成了两京一十四省四大海外总督府。
    绥远二字,取自《盐铁论·备胡》曰厉武以讨不义,务以德安近而绥远。
    大明兵部一直谋求将琉球从海外总督府升级为实土郡县,但是迟迟没有进行的原因,是对鸡笼岛,就是那座东南方向的大岛,探索开拓仍有不足。
    松江巡抚是大明巡抚一级中官阶最高,辖区最小的巡抚,申时行只管松江一府,没有再比这个小的辖区了,但没人会质疑松江巡抚这四个的含金量。
    申时行最近有两件大事要办,第一件就是泰西大帆船到港,这是一次大宗贸易,第二件则是舟师之事,他选择了亲自处理,令舟师选出了七个人到了松江府衙,商议此事。
    “学生拜见抚台。”
    一众七人见礼并不是跪礼,而是作揖,见官不跪是大明朝廷给舟师的待遇,等同于秀才和举人之间,见到官员可以不以白衣身份见礼。
    “免礼入座。”
    申时行的语气很平静,他看着一众七人,眼神有些凌厉。
    “尔等深受皇恩,我要是没认错的话,你是石鹏,本名石六,昆山人,本为流民,为船上穷民苦力,挑货力夫,不识字,才思敏捷,海事学堂第一期入学,读书三年,精通算学,而后前往京师钦天监做天文生一年,受聘松江远洋商行,今年年初,转投昆山商帮。”
    申时行看向了为的石鹏。
    石鹏本是个流民,开海后到了松江府的船上做苦力,因为聪明伶俐,在海事学堂招生的时候,三年的时间读书识字,极为努力,海事学堂刚开始时,根本招不到什么读书人,开海数年,其实下海仍然是走投无路、背井离乡的选择。
    所以,舟师大部分和石鹏一样,起初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入学时,石鹏不过十四岁,七年后的今天,他成了舟师里的大把头,带头反对朝廷的扩招。
    申时行说他们深受皇恩,可不是无的放矢,也就最近两年海事学堂,才能招到本就是读书人的学生。
    “抚台是打算挟恩逼迫不成?”
    石鹏半抬着头说道“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我们自己努力使然!”
    “海事学堂一年不过两百人,我们能被选中,是我们挤破了头,才挤进去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