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第2页)


    “让黎敬仁来,”
    李隆基吩咐道。
    他口中的这个人,是殿中省的主官,殿中监,从三品的大宦官,世人只知高力士,殊不知李隆基身边的牛逼太监,其实有好多。
    殿中监,掌乘舆服御之政令,总尚食、尚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六局之官属,在这皇宫里面,地位可不低。
    “你怎么看?”
    李隆基淡淡道。
    黎敬仁思索片刻,答话道:“奴婢以为,应该是咸宜公主有意在前,太子有意在后,那么这后者,用意就很明显了。”
    “怎么个明显?说清楚,”
    李隆基道。
    黎敬仁想了想道:
    “太子不欲寿王与张公联姻,身为兄长又不好阻拦,那就只能是自言先看中了,好先声夺人,这样一来,寿王也不好说什么。”
    李隆基又道:“昨日宫宴,李岫和韦坚,都见过寿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回禀圣人,其密言,奴婢并不知晓,”
    黎敬仁恭敬道:“但奴婢猜测,应是与寿王奏请再修新库有关。”
    李隆基忍不住笑道:“那么太子这一搅和,韦坚是没有机会了,存私心者不能谋公事,朕这个太子,还是容易感情用事啊。”
    在他看来,此事再简单不过了,太子还是忌惮着十八郎,连对方娶个妻子,都要干涉。
    你想恶心他?行!
    朕随你的意。
    “令中书侍郎萧华拟旨,朕应太子之请,册命燕国公次女张氏,为太子良娣,”
    李隆基笑了笑,补充道:
    “不要经过中书门下。”
    不经中书门下,就属于皇帝特诏,李隆基这么干,就是跳过李林甫,因为他知道李林甫什么德行,肯定会阻止。
    但他不能让李林甫开口,因为李隆基要倒逼对方,尽快针对东宫,不然太子势力膨胀到某种地步,李林甫就制衡不了了。
    太子强大了,第一个要出事的,就是李林甫,他不可能不设法应对。
    黎敬仁不再多言,依旨办差,不过他觉得,圣人在处理皇子的事情上,一件比一件离谱。
    他能这么想,说明他的道行,不如高力士。
    中书省,佐天子,执大政,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是三省权力最大的部门。
    在这个部门当主官虽总判省事,但可谓如履薄冰,因为这里面没有你的人,全是皇帝的人,也是官员们想要成为宰相的最大跳板机构。
    所谓的“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
    ,就是说的这个部门。
    中书令李林甫,两个中书侍郎分别是兼任户部尚书的赵国公王琚,以及前宰相太子太师萧嵩的长子萧华,别说这两个人,李林甫管不了,下面那四个中书舍人,也是一个比一个牛比。
    这里是管天子诏命的地方,如果成为一言堂,很容易矫诏篡旨,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历朝历代,这个部门的人,最重王命,宰相在这里说话没分量。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