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学术圈(第2页)


    接风宴照旧安排在了华侨大厦。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县领导把这些专家、教授捧的天上有,地上无。
    专家、教授们也充分肯定了东莞的远见性。
    梁永丰听的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
    直到把专家、教授们送回房间,县领导们又乘车离开,梁永丰和龚少杰才得了空闲。
    “第二汽车厂那边的进展怎么样?”
    梁永丰问。
    “第二汽车厂对我们的模具很感兴趣,但是具体价格还没有谈拢,他们资金方面有些短缺,我留下了人,跟他们继续谈!”
    龚少杰道。
    梁永丰点点头。
    “远志!”
    龚少杰这时忽然冲一个人招手大喊,然后扭脸冲梁永丰道,“老板,我给您介绍一个技术方面的高手!”
    梁永丰定睛一看,原来龚少杰要介绍的正是徐远志。
    “我们已经认识了!”
    梁永丰笑了笑,说了一下刚才的事情。
    “那太好了!”
    龚少杰一拍巴掌。
    三人又聊了两个多小时,梁永丰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瓦伦西亚、阿尔加维的两个厂子,探测所需要的积分,进一步降到了万点左右。
    眼看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徐远志回房间休息,龚少杰送梁永丰出来。
    梁永丰即将上车时,龚少杰忽然问,“老板,您对现在大学术圈的状况了解多少?”
    “这个……”
    梁永丰停下来,想了想道,“接触过一些,可是了解不深!”
    “那您对今天过来的这些老专家这么看?”
    龚少杰继续问。
    “没怎么深聊,但是从刚才宴会上的言看,有些夸夸其谈了!
    我看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o岁,甚至o岁以上了,这种科研精神值得鼓励,但是……”
    梁永丰语气一转,“据我所知,做科研的黄金年龄是o岁到o岁,这个年龄段有精力,身体也不错,知识积累也足够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还在,据说大部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科研成果,也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做出的!
    年龄再大,身体就有些不太行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大幅下降!”
    “您说的非常正确!”
    龚少杰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道,“今年以来,我联系了不少老同学、老同事,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现如今的大学术圈看起百废待兴,欣欣向荣,实际上却是各种乌烟瘴气,就连我们的考察也险些夭折!”
    “怎么说?”
    梁永丰登时一愣。
    “改革开放以来,大组织了不少考察团赴外考察项目,但是很多时候,出国的却不是真正干活的,或者只有很少人是真正干活的,大多数人都把出国考察,当做了出国旅游。”
    龚少杰道。
    喜欢重生o年代做产业请大家收藏:(yg)重生o年代做产业更新度全网最快。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