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下(第2页)


    慕安明知道,眼前的这位王都监,是个后台极硬的角sè——也不仅仅是他,环庆、鄜延的蕃部,大多都知道此事——他的际遇已经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原本只是种老太尉亲兵的儿子,是跟着如今种家第三代的伴当。
    后来犯了事逃到了陇西去,却是撞了大运,不仅跟着开拓河湟的王相公搭上了关系,据说他还跟未来肯定能做宰相的小韩相公,甚至是以兄弟相称。
    两年多前,他从熙河路衣锦还乡,连旧时的主人都得好言好语的拉拢。
    听说去年刚刚死了浑家,才过了几天,种家就巴巴的将女儿嫁给了他。
    眼下才三十岁,就已经是一路都监,ri后肯定是坐镇关西的主帅之一,只要奉承好了,迟早都能摊上点好处。
    慕安明看看左右,跟他一般心思的部族子弟为数不少,若能跟在后面捞个官身,有份让人垂涎的俸禄,谁还会想着在穷山僻壤中的领着几百上千的部众,ri夜与羊粪为伍。
    一筒长箭shè空,前后shè出了上百箭的掌中长弓听着拉开时的声音也快到了极限,王舜臣也松开了手,将长弓丢给了身边的亲兵。
    这边箭矢一停,喝彩声就如同爆炸一般的响了起来。
    欢呼叫好的声音吓走了附近山林中所有的野兽,也难怪只有一两只倒霉的兔子或是雉鸡,才成了王舜臣弓下的牺牲品。
    没有经过轮回转世,就已经成了刺猬的兔子,当然没人去关心,只有连着张弓shè箭,头上冒汗的王都监才是众人奉承的对象。
    一群人涌上来,端茶的端茶,递水的递水,打扇的打扇,还有人递上了刚刚在清凉的溪水里泡过的手巾。
    拿着手巾擦过满头的汗水,王舜臣抬头望望北面近在眼前的山峰,王舜臣如今在庆州,已经做了一年的环庆路驻泊都监,镇守在刚刚进筑完工的定边城,也算是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定边城已经处在横山南麓的深处,往北不远就是边界了。
    自从两年前的横山一役结束后,宋夏两国的国境便已经正式定在了横山的山脊上。
    西夏在横山南麓的千里之地丢失殆尽。
    这其中两国并没有签署任何条约,只是在连番败绩之下,党项人不敢再越界一步。
    如今南麓归宋,北麓……大宋依然想要,只是暂时还没去攻打——定边城的山对面就是银夏之地,是西夏仅次于兴灵的命脉,如果宋军想要夺占,那就要面对党项人的举国之战,东京城中的天子和朝堂,至今还没有下定决心。
    但王舜臣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党项人眼下的窘境,只要眼睛不瞎,谁都能看得出来。
    更别说兴庆府内部,还有梁氏和秉常的母子之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大打出手。
    坐在一片如盖伞般的树荫下,王舜臣将手上的酒杯一摆,一旁随侍的亲兵连忙给他满上。
    对面几个蕃部的大小酋领,都老老实实的在他面前站成了两排。
    不是没人劝过王舜臣要对横山蕃部宽和些,但王舜臣却觉得这些人就跟狗一样,不踹两脚,就不知道该向谁摇尾巴。
    喝了两口冰镇过的米酒,王舜臣正要说话,但一名小校匆匆而来,附在他耳边低声道:“都监,种家的十九衙内到了城中,说是有事要见都监。”
    “十九哥到了?”
    在环庆路经略司担任机宜文字的种建中没有任何通知就突然来到定边城,王舜臣大笑起身,“肯定是好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