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11


    013-11-07
    京师子民天然的就带着一种优越感,不仅是因为居住的位置,也是因为见识。
    皇城根下,车夫都能指点江山。
    外人所不知道的宫闱秘闻、朝中议论,随随便便都能从他们嘴里砸出来,让土包子晕头转向。
    而县中、乡里的居民,相对京城军民而言,更是有一种自卑感。
    许多乡民,一辈子都不会走出百里地,对那些见识过京城繁华,敢于离开乡里的邻人,往往都会掺有一份羡慕和敬重。
    羡慕他们的经历,敬重他们的见识和胆量。
    而现在有一份报纸,区区十几钱,就能得到京师最近的大小新闻,这就不仅仅是买消息了,更是在买优越感。
    “都没想到获利能有这么多。”
    蔡确感慨着。
    作为一名宰相,不可能避讳财利的话题。
    言谈中口不离财,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韩冈奇怪的道:“虽然卖报利钱不少,可邮政局至少要分一半,最后还不是要归政事堂?”
    “的就是邮政局。
    京城之外,一份报平均能收两钱邮费,积攒下来可就不得了了。
    报纸多不多,重不重,上万份也不过一车拉了。”
    蔡确大赞着韩冈。
    韩冈很多时候都能出人意表,总有些让人惊艳的想法。
    只看将事关国家命脉的驿传投入民用,就是到他根就不是朝廷旧规能约束的开创之才。
    其实现在除了信件、报纸和期刊外,已经有更多人利用起邮政递送来。
    过年送拜帖,这是京城年节时的风俗,都是帖子到就算是拜过年了。
    而在这一个正旦,已经有人用邮政来递送拜帖。
    韩冈则觉得有些纳闷,蔡确前面的话和现在的似乎对不上。
    前面还在叹着朝廷花销多,打听报社赚了多少,现在又为邮政大唱赞歌。
    “不过也要谨防涸泽而渔。”
    韩冈提醒道。
    蔡确摇头笑道:“玉昆你终是要为那两家话。”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降低运输开支,如此同样的收入,邮政局的净入也就可以更高。”
    “……怎么降低?玉昆可有良策?”
    “之前就想跟相公了。
    过是朝廷拿不出钱来,可现在不一样了。
    修建轨道干线,正是其时。”
    “轨道……”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