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中(第2页)


    “今天收到信,二哥也闹着要去读书。”
    “二哥得再有两年,他还小。”
    依照韩冈的想法,至少要到十五岁之后,才能出去游学,“跟他说,等他年纪到了,就让他去横渠拉牛牛。”
    王祥是韩家的准女婿,王厚几年前入京后,在韩家常来常往,很得韩冈夫妻的喜爱。
    这一回韩冈将韩钟打去读书,王祥也一起跟了过去。
    按照韩钟的信中所说,他现在在横渠镇上租了一座小院,与王祥住在一起。
    从出,到租屋,都是两个孩子自己自己去处理,他们身边都只有一个伴当,绝大多数时候都得靠自己。
    韩冈暗中让人照料,却没有出面,尽量让他们能自行完成一切。
    “瑞麟那孩子性格稳重,又好上进,有他在身边,大哥的学业就不用担心了。”
    通过一干护卫暗中回报,韩冈对王祥的表现更加满意。
    性格稳重,做事沉稳,待人处事也谨严守礼,但也不是冬烘先生,也有少年人的活力。
    有这样的人在自家儿子身边相扶持,做父亲的哪有不放心的道理。
    “官人这么说,奴家就放心了,再过几年,就能还金娘一个进士夫婿了。”
    “那要看他们努不努力。
    若是用心的话,进士不好说,诸科是轻而易举。”
    王安石还在,新党也依然遍布朝堂,韩冈这两年没有对新法大动干戈,只是做修补和调整。
    给七十岁以上老者鸠杖,许其入府不拜——此乃汉制。
    国初时,朝廷也有规定,但一直没有注重施行,韩冈让人专门上表奏请朝廷为此下旨,要依照法令施行。
    这是惠而不费之举。
    朝廷之中,也没有反对声。
    不过如果是要花钱的项目,比如设立照料鳏寡孤独的养老之处,即使这是儒家先贤的理想,一样会被人反对,而且也绝不现实。
    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对朝堂和士林的影响并不大。
    这几年,气学秉政,朝堂上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科举的科目又增添了两项。
    韩冈曾经报与韩绛的明算科和明工科,堂而皇之的成为国家择士的一部分。
    两年半前公诸于众,下一科,便是第一次开考。
    “不过诸科总没有进士好。
    大哥和祥哥在横渠拉牛牛,是不是让他们回国子监来?”
    横渠是气学的本山,而国子监,至今仍旧是用三经新义来教书育人。
    进士考试的内容,也同样是新学圭臬的三经新义。
    王旖四女都希望家里的儿子能够高中进士,而不是诸科。
    但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家里的孩子必须去学习新学。
    气学宗师的儿子,却通过学习新学而榜上提名,这不啻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老大是严素心的儿子,她不好说话,王旖也同样不方便说。
    所以严素心开口试探,想问一问韩冈到底打算怎么做。
    “等他们在横渠中学得差不多了再说其他事。”
    韩冈不快的说着,但看了看妻妾,语气缓和了一点,“至于国子监,也不必那么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