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密探潜入宁王府(第2页)


    朱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大人之策甚妙,但具体实施时还需注意两点:
    一是要确保新设立的府具有足够的人口和经济基础,能够自给自足;二是要妥善安置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受影响的百姓,避免社会动荡。”
    这时,兵部尚书王大人插话道:“王爷,臣以为在调整行政区划的同时,还应加强地方驻军的训练和管理,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维护地方稳定,防止藩王势力趁机作乱。”
    朱瀚点头表示赞同:“王大人所言极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调整行政区划的同时,我们必须确保地方驻军的力量足以应对任何突情况。”
    讨论逐渐深入,众大臣纷纷表见解,提出各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和潜在问题。
    朱瀚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或提出补充意见,整个书房内充满了浓厚的讨论氛围。
    朱瀚在书房内与众臣商议完毕后,心中对于削藩之事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次日清晨,朱瀚身着朝服,步伐稳健地踏入御书房,向朱元璋行礼后,沉声言道:“皇兄,臣弟昨夜深思熟虑,认为削藩之事虽需军事与行政手段并行,但法制建设亦不可忽视。”
    朱元璋闻言,目光微凝,示意朱瀚继续说下去。
    “藩王之乱,根源在于权力无制衡,法制不健全。
    臣弟建议,应立即着手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明确藩王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其行为。”
    朱瀚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任何违反法制的藩王,无论其地位多高,都应受到
    法律的严惩,以儆效尤。”
    朱元璋微微点头,显然对朱瀚的提议颇感兴趣:“瀚弟言之有理,法制乃国家之根本,不可轻忽。
    但具体应如何操作,你可有详细方案?”
    朱瀚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卷精心准备的奏折,双手呈上:“臣弟已草拟了一份《藩王行为规范法草案》,其中详细列出了藩王的权利、义务及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请皇兄过目。”
    朱元璋接过奏折,细细翻阅起来,不时点头表示赞许:“瀚弟用心良苦,此法若能实施,定能大大削弱藩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阅奏折,朱元璋抬头望向朱瀚,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此法甚好,朕即刻下旨,命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法司共同审议此草案,务必确保条文周密,无懈可击。”
    几日后,御书房内,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玺,目光深邃。
    朱瀚与朱标分两侧,气氛凝重。
    “瀚弟,标儿,削藩之事虽已启动,但朕近日收到密报,有藩王暗中勾结,意图联手对抗朝廷。”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小觑的威严。
    朱瀚闻言,眼神一凛:“皇兄,此事非同小可。
    臣弟以为,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同时加强情报收集,确保对藩王的动向了如指掌。”
    朱标补充道:“父皇,儿臣建议,可派遣可靠之人,秘密前往各地,调查他们的真实意图,并相机行事。”
    朱元璋点头赞同:“标儿所言极是。
    瀚弟,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你需挑选精干人手,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一日深夜,朱瀚在书房内审阅着密探们送回的密信,眉头紧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