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作死小能手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诸多大臣的一声声恭贺中,李恪晕乎乎的走出了太极殿。
    到现在他还有点懵圈,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被封为了燕王。
    倒不是说,他对这个称号不满意。
    事实上,作为一个庶子,李恪从蜀王这个三四等王爵。
    被封为燕王,这个二等王爵,还是感到比较高兴的。
    因为从汉至明的亲王爵位,一般都来采用自春秋时期的国名。
    传统意义上,以“秦、晋、齐、楚”
    这四个封号最为尊贵。
    因为这四个爵位代表的国家,曾经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对于这四个称号,作为李世民曾经的爵位之一的“秦王”
    。
    这个爵位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肯定是不能随意封赏的。
    不然不说太子李承乾会怎么想,就连那些官员和百姓也会想,陛下是不是有了易储的想法。
    容易造成朝局不稳。
    所以,肯定是轮不到李恪的。
    至于晋这个称号,李恪用脚想也知道,肯定是给他的嫡子李治留着的。
    这从李治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对于李世民的偏心,后世史书上早已记载的清清楚楚,被那些史学家点评的明明白白。
    不然也不会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不会教育孩子。
    所以,李恪对此倒也见怪不怪。
    虽然心里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不服气,明明他建立了这么多功劳,辛辛苦苦,出生入死。
    这才博得一个二等公爵的称号。
    为什么李治一出生就拥有了这一切。
    但他转念一想他也就释然了,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前往罗马,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这是命运赋予的,无法强求。
    他明白,自己与李治的命运本就不同,无需过多比较。
    至于齐王这个称号,现在才贞观二年年末,距离李世民杀兄弑弟才不到三年的时间。
    就算人的记忆会被直间遗忘,但也不会这么快。
    齐王称号的上一任主人,还是李恪的四伯李元吉。
    对于李世民来说,李元吉就是他和大哥李建成反目为仇的罪魁祸。
    他们兄弟之所以反目为仇,主要就是李元吉从中挑拨的结果。
    李建成作为太子,是李渊法定上的接班人,也就是说,李渊的接班人先是太子李建成,若李建成担不住,其次还有李世民。
    在继承权的确立上,压根就没有齐王李元吉什么事。
    作为嫡四子的他,虽然也有候选资格,但排在最末。
    但不要认为李元吉年纪最小,就小瞧了他。
    该有的八百个心眼子,他一个不少。
    先是看功劳比不过李世民,就到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的战功,称他心怀不轨,意图篡位。
    他巧妙地利用李渊对李世民功高盖主的担忧,不断地在李渊耳边吹风,使李渊对李世民的信任逐渐动摇,成功为了争功当上了统兵元帅。
    最后因为能力问题,惨遭失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