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报纸


    耗费了七天时间,三字经印了一千册,暂时足够的消耗了,至于别的书籍还没有开始印刷。
    还是实验阶段,暂时只招收七岁到十岁的孩童,除了认字,暂时只需要三字经作为启蒙就行了,等时间差不多了才会印刷别的书籍。
    三字经印刷完后第二天就开始招收学生了,陈宇让关羽给破虏军的所有人下了命令,让适龄孩童进入学院读书,包括后来收编的渔阳郡各个城池的守军。
    一时间军中的氛围变得热闹起来。
    “听说了吗,将军为我等的子女建立了一所,而且是免费可以学习四年,将来我等的子女也能入朝为官了。”
    “是啊,将军真是仁慈,为了我等贱命如此操劳,日后我等定当为将军效死才能报答将军的大恩!”
    “对啊,听关将军所说,渔阳第一期也只是招收我等军伍的子女,这个恩惠可就大了。”
    “嗨,你们还有功夫在这里闲聊呢,某已经将儿子送去报名了,很快就能进入读书了。”
    “我擦,你个老六;兄弟们,咱们也抓紧时间送孩子去渔阳,去晚了可是有点对不起将军的好意了……”
    ……
    破虏军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无不对陈宇感恩戴德。
    在这个时代普通人是很难接触到书籍的,基本上都是被世家大族垄断着,这就导致了古代的阶级流通非常缓慢,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覆灭的风险。
    所以众多破虏军将士的子女现在再陈宇的统治下,就有了向上跃迁的机会,怎么不让他们激动?
    不过陈宇是个起名废,直接按照城池起了个渔阳,然后就交给田丰去忙活去了。
    消息传开之后,整个渔阳郡全体军民都沸腾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夫人,今天为夫见到官府贴的告示,说书的人说了太守大人建了一个,对咱们老百姓开放,而且还是免费读四年;这第一届学生招收军伍的子女,说不定日后就会轮到我们了。”
    一个普通家庭的丈夫如此说道。
    “当家的,咱们的太守真是一个大善人啊,不仅让我等流民在这里能够安居乐业,还让我们的子女有机会成为读书人,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也就是当家的没有机会加入破虏军,不然咱家的大娃现在也能进入免费读书了。”
    夫人满眼羡慕的说道。
    诸如这类的场景,还在渔阳郡不断地上演,个个都恨不得立刻加入破虏军,奈何破虏军地条件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
    ……
    三天之后,有孩子的军伍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了,没有孩子的也在想早点生个孩子来响应陈宇的号召。
    四万军伍的孩子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他们大多本就是流民出身,很多人都是孤家寡人,再加上年龄的限制,所以第一届学生也只有寥寥一千人。
    陈宇将的事情交给田丰后,田丰立刻从各县挑选了二十位教书先生,先让他们学习三字经,然后才开始教导学生识字。
    ……
    的事情解决之后,田丰又开始忙活起报纸的事情了,不过他也不知道该在报纸上面写些什么,只好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审配,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