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齐顷公母后的笑声引发晋鲁卫曹四国大夫的命运转折(第4页)
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泄露这个计划!”
归父接受命令,带着贵重礼物来到晋国,听说屠岸贾因为阿谀奉承而得到晋景公的宠爱,被任命为司寇。
于是归父向屠岸贾行贿,告诉他国君想要驱逐赵氏三家的意图。
屠岸贾因为得罪了赵氏,所以决心和栾、郤二族结交,来往非常密切。
他听了归父的话,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栾书。
栾书说:“元帅现在正和季孙氏一起对付仇人,恐怕这个计划不一定能够成功。
我先去试探一下。”
于是栾书找个机会和郤克说这件事,郤克说:“这个人想搞乱鲁国,我们不能听他的。”
于是郤克写了一封密信,派人连夜送到鲁国,通知季孙行父。
季孙行父非常生气地说:“当年杀害公子恶和公子视的人,都是东门遂主谋的。
为了国家的安定,我忍下了这件事,保护了他。
现在他的儿子却想要驱逐我们,这岂不是养虎为患吗?”
于是郤克秘密地写了一封信,亲自交给叔孙侨如看。
侨如说:“主公已经一个月没有上朝了,说是有病,恐怕是借口。
我们一同去探望他的病,顺便在他床前请罪,看看他怎么样?”
同时也派人去邀请仲孙蔑。
蔑推辞说:“君臣之间没有对质是非的道理,我不敢去。”
最后拉上了司寇臧孙许一同前往。
三人来到宫门,听说宣公病得很重,没有来得及请见,只是问候了一下就回来了。
第二天,宣公就去世了,那时是周定王的十六年。
季孙行父等人拥立宣公的儿子黑肱为新的君主,当时他只有十三岁,即位后改名为成公。
成公年纪幼小,所有的事情都由季氏家族来决定。
季孙行父在朝堂上召集了各位大夫,议论道:“国君年纪还小,国家又弱,非得大力整顿政治刑法不可。
当初杀掉嫡长子立庶出之子为国君,一心讨好齐国,导致与晋国关系疏远,这都是东门仲遂造成的。
仲遂犯了危害国家的大罪,应该追究他的责任。”
季孙行父的话得到了诸大夫的认同,于是他派司寇臧孙许去驱逐东门家族。
公孙归父从晋国返回鲁国,但还没有到达边境,就得知了宣公去世的消息。
季氏家族正在追究他的祖先的罪行,于是他逃往了齐国,他的家族成员也都跟着他一起逃亡。
后代的儒家学者评论仲遂亲自实行弑君叛逆,扶持宣公上台,但他自己没过多久就死了,子孙还被驱逐,作恶的人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髯翁有诗感叹道:“援宣富贵望千秋,谁料三桓作寇仇?楹折“东门”
乔木萎,独馀青简恶名留。”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