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楚灵王野心勃勃陈国百姓命运未卜(第5页)


    归生说:“事情已经非常紧急了!
    我愿意拼上性命,直接去楚军的营地,劝说他们撤退。
    如果他们愿意听从,就可以避免让生灵遭受涂炭。”
    世子有说:“城中的调度,全靠大夫您,怎么能让您离开我呢?”
    归生回答说:“如果殿下不同意我离开,我可以让朝吴去。”
    蔡国的世子召集了前来的朝吴,含着泪将他派遣出城。
    朝吴到了楚营,弃疾以礼相待。
    朝吴说:“公子派大军攻打蔡国,蔡国已经知道必败无疑。
    但是我们不知道罪名在哪里。
    如果以先前的国君犯下的过失为由,不给予宽恕,那么世子又犯了什么罪?蔡国的宗社又犯了什么罪?希望公子能够同情并考虑到这一点。”
    弃疾回答道:“我也知道蔡国没有灭亡的出路,但是接到了攻城的命令,如果没有攻下城池回报,必然会受到责罚。”
    朝吴说:“吴国有一个建议,请允许我屏退左右。”
    弃疾说:“你说吧,我的左右不会有妨碍的。”
    朝吴说:“楚王得国的方式并不正当,公子您难道不知道吗?只要有人心,没有不感到愤怒的!
    而且对内消耗国家的财富在土木工程上,对外消耗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上,对人民的疾苦毫不关心,贪得无厌。
    过去消灭了陈国,现在又诱惑蔡国。
    公子不忘记先君的仇恨,反而听从他的驱使,人民的怨恨正在积累,公子您将会分担一半的怨恨!
    公子您贤明而且声誉卓着,又有‘当璧’的吉祥之兆,楚国人民都希望您能成为国君。
    如果您真的反戈一击,诛杀那个弑君虐民的罪犯,人民的心都会向着您,又有谁能和您对抗呢?与跟随一个无道的君主,聚集人民的怨恨相比,您觉得哪个更好呢?公子如果您愿意听从我这愚蠢的建议,我愿意率领剩下的人民,为公子冲锋陷阵。”
    弃疾生气地说:“你这个狂妄之徒,竟敢用花言巧语离间我们君臣之间的关系!
    本来应该斩示众,现在姑且先让你活着,把头寄存在脖子上,去告诉世子,赶快绑着自己出来投降,还可以保全剩下的生命。”
    然后命令左右将朝吴拉出营帐。
    原来当初楚共王有五个宠爱的妾所生的儿子:老大叫熊昭,即后来的康王;老二叫围,即灵王虔;老三叫比,字子干;老四叫黑肱,字子晰;最小的就是公子弃疾。
    楚共王想在这五个儿子中,立一个为世子,但心中拿不定主意,于是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向各种神只祈祷说:“请神明在这五个人中,选择一个既贤能又有福气的人,让他来主持国家的社稷。”
    于是,楚共王把璧玉秘密地埋在太室的庭院中,暗自记下位置,然后让五个儿子各自斋戒三天后,在五更时分进入庙宇,按顺序祭祀祖先。
    观察他们拜祭时,谁正好拜在璧玉所在的位置,那就是神明所选择的人。
    康王先进入庙宇,跨过了埋璧的位置,在璧前拜祭。
    灵王拜祭时,手肘碰到了璧玉。
    子干、子晰离璧玉则比较远。
    当时,公子弃疾还很年幼,由他的傅母抱着进入庙宇行礼时,正好在当璧的位置上。
    共王心里明白神明的眷顾,更加宠爱弃疾。
    共王去世时,弃疾还很小,所以康王先被立为新的王位继承人。
    但是,楚国的大臣们都知道埋璧的事情,他们都知道弃疾是神明所选的合适继承人。
    今天朝吴提到“当璧”
    的吉祥兆头,弃疾担心这种言论会传开,被灵王所忌,所以假装生气并将朝吴遣离了营地。
    朝吴回到城中,转达了弃疾的话。
    世子说:“国家君主去世,社稷由我来继承,这是正常的道理。
    虽然我还在服丧期间,还没有正式继位,但我既然已经摄政代理国家事务,就应该与这座城市共存亡,怎么能向仇敌屈服,让自己变成奴隶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