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鬼谷先生的临别锦囊 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说回来,在周国的阳城,有一个地方叫鬼谷。
    因为这个地方山深树密,幽深莫测,看起来不像是人居住的地方,所以被称为鬼谷。
    在鬼谷里面,有一个隐士,他只自称为鬼谷子。
    据传说,他姓王,名栩,是晋平公时期的人,曾在云梦山和宋国的墨翟一起采药修道。
    墨翟没有妻子儿女,他愿游历天下,专注于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困难,拯救别人的危难。
    只有王栩隐居在鬼谷,人们都称他为鬼谷先生。
    这个人通天彻地,精通许多学问,别人都无法企及。
    他通天彻地,精通多种学问,常人难以及其。
    这些学问包括:先是数学,能够掌握日、星、象、纬,预测过去和观察未来,所言无不准确;其次是兵学,精通《六韬》和《三略》,变化无穷,能布阵指挥军队,让敌人鬼神难测;第三是游学,广泛涉猎,知识渊博,明理审时势,口才流利,无人能敌;第四是出世学,修炼修真养性,通过服食导引来治疗疾病和延年益寿,冲举可期待。
    既然这位先生知道出世学的升仙之术,那他为什么还留在世间呢?原因在于他想要引导一些聪明的弟子,共同进入仙境,所以他才选择在鬼谷隐居。
    起初,他偶尔会去市集,为人们占卜吉凶,他所说的事情,无论是好运还是厄运,都应验得如同神助。
    渐渐地,有人开始仰慕他的学问,想要学习他的术数。
    这位先生会根据学生的资质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学问来教授。
    一方面,他通过教授学问,培养了一些人才,为七国所用;另一方面,他寻找有仙骨的人,共同探讨出世之道。
    他在鬼谷居住的时间无法计算。
    前来求学的弟子无数,先生对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在这里,我想提几个有名的弟子:齐国的孙宾、魏国的庞涓、张仪和洛阳的苏秦。
    孙宾和庞涓结为兄弟,一起学习兵法;苏秦和张仪结为兄弟,一起学习游说之术;他们各自擅长一种学问。
    且说庞涓学习兵法已经过三年,自认为已经学有所成。
    一天,他去汲水,偶然听到山下的路人谈论魏国正在以丰厚的待遇招纳贤才,寻找将领和宰相。
    庞涓心动了,想要告别先生下山,去魏国应聘。
    但他又担心先生不让他走,心中犹豫不决,想说又不敢说。
    鬼谷先生见多识广,早就看出了庞涓的心思,笑着对庞涓说:“你的时机已经到了,为什么不下山去寻求富贵呢?”
    庞涓听到先生的话,正中他的心思,立刻跪下说:“弟子正有此意,但不知道这次出行能否成功?”
    先生说:“你去摘一支山花来,我为你占卜一下。”
    庞涓下山去寻找山花。
    当时正是六月酷热的天气,百花都已经开过了,没有山花可寻。
    庞涓左顾右盼,寻找了很长时间,只找到了一株草花,于是他连根拔起,准备拿回去给师父。
    但他突然想到:“这花如此脆弱,无法成为大事。”
    于是他将花扔在地上,又继续寻找。
    可怪的是,除了那些草花之外,他找不到其他花朵,只能转身将之前取得的草花藏在袖子里。
    回到先生面前,庞涓回答道:“山中没有花。”
    先生问道:“既然没有花,你袖子里是什么东西?”
    庞涓无法隐藏,只好取出袖中的花呈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