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南越(第2页)


    或者说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远不如诸夏君子们充足。
    等赵佗带着人过来教化后,蛮夷才逐渐的进化起来,学会了更好更有用的耕种技术,还有纺织技巧。
    而岭南之地,水土丰富,得天独厚,在精耕细作之下,农物可以一年三熟。
    可拥有这样的优势,
    这里在千百年中,却没被楚国拿下,也是有原因的。
    先是水热过多,让人难以忍受。
    先贤常说,“过犹不及。”
    有些东西,够用就好,太多了就要泛滥,就要造成伤害。
    在何博登陆南越之前,
    番禺这边迎来了一次剧烈的风暴,
    狂风席卷了太多的农田和房屋,带来的降水更是使得河流水位大涨,淹没了一个又一个城邑。
    其余威至今仍存,
    赵佗还要忙着组织人手救灾。
    好在之前囤积了不少粮食,倒没有太多关于物资费的苦恼。
    其次,便是疫病频。
    过于湿热,是很容易让人生病的。
    而且水热过多,也滋生蚊虫蛇鼠。
    就在赵佗跟人说话的时候,
    何博就看到一只体型硕大的老鼠悄咪咪的从门外溜了过去,嘴里叼着一个果子。
    在室内的角落中,两只蜚蠊正在亲亲热热,支愣着自己的触须,显露出“生活甚是美好”
    的模样。
    再远一点的地方,
    一只飞鸟落下,体态从容的从王宫繁茂的园中,抓走了一条斑斓长蛇。
    怎么说呢?
    “真是生机勃勃,万物竞啊!”
    何博以此观之,
    便更加钦佩赵佗的身体了。
    他一个黄河边上长大的人,来了岭南后一点水土不服的症状都没有,几十年来一直活蹦乱跳,着实让鬼神都感到惊讶。
    最后,便是“华夷之治”
    的问题。
    被始皇帝强制迁移来的几十万人,虽然有一部分被安置到了淮南之地,但分到岭南的,也着实不少。
    赵佗凭借这样的基础,才能在岭南站稳脚跟,并且建国称王。
    但岭南的蛮夷数量在这样的冲击之下,还有很多。
    赵佗为了让自己稳坐王位,并没有对这些蛮夷展开强有力的刀锋教化,而是选择了徐徐图之。
    他以南越王的身份,册封了一些百越的领,允许那些百越盘踞的地方自行管理。
    与此同时,赵佗又鼓励跟随自己而来的诸夏移民耕种繁衍。
    只等来日羽翼丰满,
    再将那些蛮夷完全同化。
    在赵佗的怀柔政策下,百越之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后会面临什么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0章:南越(第22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