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十八(第5页)


    有那么一群老中医,他们治病救人,那叫一个神乎其技。
    他们看病,不光靠望闻问切,还得有点儿“心灵感应”
    ,听起来是不是玄乎?其实啊,就是他们观察病人的时候,心里得有个“小本本”
    ,记录着病人的各种反应,就像是玩“你画我猜”
    一样,病人一皱眉,他们就知道该出啥招了。
    这就是“有怫之应而后报也,皆观其极而乃也”
    。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病人一有不对劲儿,医生就得立马反应过来,看准时机,精准出击!
    咱们再来说说“木无时,水随火也”
    。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五行八卦里的术语,但其实是在讲自然界的规律。
    想象一下,树木啥时候芽?春天吧?可它也不是固定哪天,对吧?就像咱们的心情,说变就变。
    而水呢,就像是个跟屁虫,火一旺,它就跟着沸腾了。
    在中医里,这火啊,可以理解为身体的阳气,阳气足了,血液循环就顺畅,身体就杠杠的。
    所以啊,咱们得“谨候其时”
    ,找准时机调理身体,这样,疾病就能被我们“预约”
    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是呢,要是咱们错过了最佳时机,或者身体里的“五气”
    ——就是咱们说的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它们要是乱了套,不按照规矩来,那可就不妙了。
    就像是公司开会,各个部门都不按点来,你说这会议还能开好吗?身体也一样,生化(生长变化)、收藏(储存能量)这些过程要是乱了套,身体的“政权”
    (也就是身体的平衡状态)可就没法稳定啦!
    说到这里,我得插个题外话,讲讲穴位。
    在古代,穴位那可都是“神秘代码”
    ,比如“太冲穴”
    ,听起来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秘籍的穴位。
    但现在咱们知道了,它就在咱们脚丫子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间的那个窝窝里。
    要是心情不好,肝气郁结,按按它,嘿,立马感觉一股清流直冲脑门,心情都好了几分!
    再聊聊脉象,这可是中医的独门绝技。
    想象一下,你伸出一只手,老中医轻轻一搭,然后眉头一皱,嘴里念叨着:“嗯,弦脉,你这是肝气不舒啊!”
    是不是觉得特神奇?其实啊,脉象就像是大自然的天气预报,弦脉就像是紧绷的琴弦,说明你的肝气太紧了,得放松放松。
    说到脉象,我还得讲个笑话。
    有一天,一个老中医给一个年轻人看病,搭完脉后,严肃地说:“小伙子,你这是滑脉啊!”
    年轻人一听,吓得脸都绿了:“滑脉?我是不是要滑倒了??”
    老中医差点没忍住笑出来,解释道:“滑脉啊,通常是怀孕的意思,不过也有可能是吃多了,或者体内有痰湿。”
    年轻人一听,立马松了口气,然后摸了摸肚子,自言自语:“看来,我是时候少吃点夜宵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