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第2页)


    张潮都麻了,自己在大陆虽然出名,但是从来就没有这种待遇。
    香港人对文坛风云又不感兴趣,自己又不是什么大明星,在自己身上投注这样的媒体资源,肯定有目的。
    主持人最后总结道:“张潮贵为内地‘作家富’,来港除了调停日前学生参加‘新理念作文大赛’复赛风波,是否是向本土草根文人示威,亦未可知。
    本台将持续追踪张潮行迹,为广大市民带来最新、最热辣的消息。”
    “啪!”
    心情大坏的张潮把电视一关,开始琢磨起明天的行程与对策。
    原本计划当中,未来两天他会做两件事,一是接受媒体采访,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和复赛选手座谈,打消他们的疑虑。
    但是香港媒体对他的倾向性报道,显然是这件事雪上加霜了。
    这里的老百姓固然有物质拜金的一面,但对有钱人的浮夸与错误,同样有“嫉恶如仇”
    的一面。
    像李人就经常被拿来调侃,比如周星星的《千王之王2000》里,扮演李人的罗家英台词中就有“浆糊山庄”
    和“牛展阁单位”
    。
    张潮一时半会想不出怎么扭转形象——难道要去住重庆大厦、吃街边牛杂?
    “张潮再犀利,来香港也要束手束脚。
    钟叔这一招大晒咯!”
    油麻地的一间店铺内,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眼球突出、颧骨高耸的年轻人,带着崇拜的语气说道。
    在他对面的,是一个身着黑色t恤、心宽体胖、留着一圈胡茬的中年人。
    他盘坐在中式红木大椅上,手里捏着一块温润如玉的石料,不断盘玩。
    听到年轻人的恭维,中年人微微一笑,先拈起面前的功夫茶小饮一口,然后才悠然说道:“张潮以为自己有钱、有名,上层关系好,就能决定一切。
    其实,在香港,这才是他最大的破绽。”
    年轻人闻言小鸡啄米般地连连点头道:“他哪里有钟叔了解香港市民的心态。”
    “钟叔”
    就是钟伟明,他现在正在自己的“石头店”
    里饮茶休闲。
    这类店向来是做熟客生意,而且往往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所以什么时候开门营业比较随意。
    钟伟明道:“香港的民心早已经厌倦了说漂亮话的官僚。
    那些‘大人’,不是在富豪的游艇上‘商讨经济政策’,就是在富豪的豪宅里‘规划未来展’。
    搞到头呢,小市民还是要住50呎的劏房,食16蚊的碟头饭。
    那些文化人也是,为了几千蚊的出版补助,争到头破血流。
    张潮以为找潘要明、刘以鬯就能搞掂,哼哼……”
    年轻人给钟伟明又斟满一杯茶,继续问道:“钟叔,张潮下一步会怎么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