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


    冯老怀里将怀里抱着的包装精致的紫砂壶递给陈今朝。
    陈今朝连声拒绝。
    可说尽了‘君子不夺人所好’和‘太贵重了’,也没能将紫砂壶塞回冯老的怀里。
    今天的粤州下着点小雨,细雨蒙蒙中,冯老抱着紫砂壶来,又于雨中离去。
    看着他坚定远去的背影,陈今朝也不禁感慨,东方大国的各行各业都有风骨。
    “师父,这把壶可大有来头!”
    除了军工科研,啥都略懂一点。
    眼尖的朱瑞麟拿起紫砂壶,打量了几眼,便惊呼道。
    “啥来头?”
    “这是名家的作品,顾景舟的壶!”
    “谁是顾景舟?”
    “是近现代的一位制壶大师,他的很多作品都被博物馆和文物馆珍藏!”
    “那么贵重?!那你快给冯老送回去!”
    “师父,您看冯老那决然的身影,咱送的回去嘛?”
    唉…
    也是。
    陈今朝想了想,还是先放着吧。
    回头忙完再送回一次试试,毕竟这玩意太贵重了,收了还得向组织报备。
    然而,也就是这一把壶,算是泯灭了陈今朝心口本就是说笑的怨气。
    他也想着尽早完工远洋综合补给舰,抓紧时间,到时候可以帮一把‘南海一号’古沉船的打捞工作。
    “对对对,防浪舷墙要再高一点,咱这是补给舰,要考虑的得是补给的稳定性。”
    “舟部设置一个助推螺旋桨,底部再加一个减摇鳍,对,那么大的一艘舰,也得让它更灵活点。”
    “燃气轮机项目组的结果出来了没有?还差一点?行,研度可以慢一点,但是每台涡轮必须可以输送28兆瓦的动力,总功率得在马力以上!”
    “物资周转系统,重型航行补给系统,纵向补给系统,都还有一点小毛病,让电子信息实验室那边协助一下吧,嗯,让他们再完善一下,既然都是世界最大的综合补给舰了,那电子信息系统这块也得跟上世界先进水平。”
    当陈今朝戴着安全头盔,穿着工裤,整天开着一台剁椒鱼头i在船厂里抓进度。
    之前本就进度斐然的远洋综合补给舰项目,建造度更快了。
    其实按道理来说,吨位如此之大的一艘巨舰,它的建造周期都应该按年来计算的。
    可陈今朝的军工项目从来就不讲道理。
    每一个军工项目,既是因为作为总师的他,像脑子里就有完整画面的导演一般,节省了很多试错的时间和成本。
    也因为每个军工研究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的通力配合,产能往往都像是火神山医院的建造,是暴力输出的状态。
    所以有这两方面的开挂,除非像是预警机和电子侦察机那种“非人哉’的高科技术,需要深挖、学习、研的时间,不然,陈今朝的军工项目一般都意味着快、准、狠!
    造好了就能用,造好了就形成战斗力,都已经是很独特的‘陈今朝风格了。
    一般的军工武器装备项目都是如此,更何况是这一次的远洋综合补给舰。
    它的几个关键技术节点一解决,其实留给陈今朝亲自动手的机会都不多。
    像是燃气轮机,这玩意儿在东方神盾’驱逐舰研的时候就搞好了的框架,相关研小组都已经拥有成熟产品,那这时候哪还需要陈今朝插手帮忙?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